研究發現,空氣中的懸浮微粒、二氧化氮和臭氧,會造成氣喘、慢性阻塞性肺病、肺部感染和肺癌等肺部傷害。 常見的空氣汙染來源,包括交通工具 聯合報 經濟日報 陽光行動 有設計 有行旅 願景 我的新聞
而空氣中不同的懸浮粒子粒徑分布,對呼吸系統會造成程度不一的傷害。像是常聽聞的 PM2.5 即可輕易穿透肺泡組織進入微血管,隨著血流到達身體各部位,已被證實是致癌物質;台灣更有研究指出,PM2.5 每增加 10μg/m3,女性肺癌死亡就增加 16%,明顯高出歐美 2 倍。 當然,空氣中不僅懸浮微粒,還有許多來自各處的有害物質如硫氧化物、氮氧化物、揮發性有機物等,這些有害物質影響的不只是呼吸道,在已被證實的影響中,更包括有中風、心血管疾病、氣喘、慢性氣管炎、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等。有醫學研究顯示,長期暴露於空汙中
空氣污染相關的主要肺部疾病包括氣喘、慢性阻塞性肺病、肺部感染和肺癌。 長期空氣污染暴露會加速肺部疾病的發生過程,而短期的空氣污染暴露則會促使肺部疾病加重和惡化。
由於過去我國訂定空氣品質標準,並無充足的實證研究,這次國衛院透過環境部的空氣品質監測資料,結合衛生福利部的健保資料庫、美兆健康資料庫與內政部死亡統計資料等本土數據,分析多種空氣汙染物暴露與死亡及疾病增加風險,建立了專屬台灣的空氣品質健康指標。 國衛院指出,考量心血管疾病的減量健康成本效益分析,若PM2.5年平均濃度,調降至 12.5 μg/m3,則減量成本的最大效益,可與PM2.5可歸因心肺代謝疾病的疾病損失年 (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,YLD)達到權衡。 若進一步調
台大公衛學院最新研究發現,居住地區空汙細懸浮微粒(PM 2.5)平均濃度,如果30年來每立方公尺增加十微克,將提升罹患肺腺癌風險,機率甚至高於每天吸菸逾一包的人,證實空汙環境確實與肺腺癌息息相關。
疾病最怕病從口入,但是否想過日常生活的空氣也可能是致病原因,嚴重空氣污染(簡稱空污)證實造成過敏、肺癌,權威期刊《Nature》再次深入探討此議題,4 月號封面文獻佐證空污讓身體長期發炎,導致細胞突然為癌細胞。
疾病最怕病從口入,但是否想過日常生活的空氣也可能是致病原因,嚴重空氣污染(簡稱空污)證實造成過敏、肺癌,權威期刊《Nature》再次深入探討此議題,4 月號封面文獻佐證空污讓身體長期發炎,導致細胞突然為癌細胞。